那麼,作為社群網站的 Google+ 究竟是一個什麼形態呢?儘管上面提到的一些功能和 Facebook 一樣,但它根本就不是 Facebook 的直接競爭對手。
Google 建立的社群網站其實是一個個人訊息較為開放的與陌生人就有趣話題展開討論的社群網站。個人訊息的公開減少了匿名帶來的網站暴力和色情消息。
對於 Google 而言,傾聽這些真實使用者的切實需求才是機會所在。那些大眾使用者再怎麼等也等不來。 Google 應該幫助這些真正的使用者發現其熱情所在的話題和人物。
最重要的是,應該把平台向外部開發者開放。給他們 API。允許向其他社群網站分享消息。讓使用者社區來引導 Google+ 的進化。如果這麼做了,他們可能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社群生態網站了。 Google 自己的 Android 系統就是一個有力的例子。
顯然,大眾希望跳華爾茲, Google 只讓使用者跳街舞。
產品變複雜了後面的事情就有點超現實色彩了。
在看不到使用者明顯增長的情況下, Google 猴急的把自己的服務一股腦的堆砌到了 Google+ 平台上。一時之間 Google+ 哪哪都是。
YouTube 的評論區被 Google+ 所代替
每一個 Google 的網站都加入了沒幾個人知道那是什麼的亮紅色通知標示
Gmail 和 Google+ 上的評論連在了一起
Hangouts 的使用變得異常麻煩。
搜尋結果開始和 Google+ 的作者身份相關聯
Google+ 添加了商業頁面、本地頁面和公司功能,但是商業客戶根本就沒來過。
和 Google 提供的豐富入口相比,使用者竟然無法在 Google+ 找到訊息的出口。Google+ 沒有提供任何與其他社群網站連通的分享通道。
Google+ 必然走向沒落作為一個使用者,我的心路歷程從戀愛到建設性批評轉變到了最終的醒悟。最終,它變成了一個沒有目標的社群網站。對於多數人而言,和陌生人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的有限度大概能排在燙衣服和學習匈牙利語之間。
Google+ 還會存在一段時間,但看上去它將會和 Blogger, Reader 一樣被遺忘在茫茫網海之中。
這個平台中的一些部分還能夠在 Google 的其他服務中得以延續下去。Hangouts 可能會成為一個殺手級的 app 。
對於 Google+ 所未能發揮的潛能,我無法不感到遺憾。 Google 所做的顯然還不夠好,規模還不夠大。
我認為,對於 Google+ 而言, Google 應該進行開放原始碼並且為其提供資金和人力資源。 Google 應該給予那些忠誠使用者以應得的自由度。這個平台還是有可能變成下一個 Mozilla 的。 Google 也將從該平台所產生的數據裡獲得持續的收益。